2018年3月30日 星期五

《地理丸的行動地理課》 校外分享篇

Sango老師說,如果可以,看看能否寫篇去分享的心得,於是有了這篇。
Image may contain: 11 people, people smiling, people standing and indoor

應永吉國中舒棻組長之邀,3.28這天來到了永吉國中分享「當社會領域遇上行動學習」這個主題,其實我的心裡是很不好意思的,雖說一年多來,我很努力的在我的地理課堂上採行ipad教學,但身在ipad種子教師群中,眼見四週都是高手老師們,其實知道自己仍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學習。好吧!如果在這個主題上我有任何強項的話,那就是我是個「地理老師」,深知在國中社會領域有限時間的課程中導入ipad教學的優勢與限制,這些經驗值的分享,我應該還行,而且社會領域老師們聽到就是社會科老師的現身說法,內容也都是社會科的東西,應該比較有說服力吧!

其實最難的那步,還是在分享內容的設定,到底該講到哪些東西,才是這些老師們最需要的,幾經思考後,終於敲定了簡報的內容〈文末附上簡報的連結唷!〉
當天來參加研習的老師們,其實也有幾個是已經開始在用ipad上課,我想,ipad教學的魅力真的是很迷人的,一但起了頭,就會像這樣想要聽更多的經驗分享,想要學習更多平板教學的眉眉角角。

三個小時的過程中,從好簡單卻立即上手的相機功能如何應用開始介紹起,檢討學習單&圖表型考題超實用的Whiteboard、幾個IRS類型的APP:Kahoot的Quiz &Jumble、Quizizz、Quizlet & Live,然後用Nearpod結合大家既有的簡報檔作互動、以及讓地理課如虎添翼的地圖木拼,最後宣傳一下教育局的酷學習COOC教學平台,內容大多搭配我上課時實際使用的課堂單元,地理老師應該比較有感,想想其實還真是委屈了歷史和公民老師了,我舉的公民和歷史的例子並不是太多。
在此同時,也適時的融入了一些ipad使用技巧與功能說明(ios 11),讓老師們使用起來更得心應手。在場的老師們學得很認真,還會提問,永吉的組長和幹事也都在一旁,隨時幫助排除障礙、巡視教師們的ipad畫面給予協助。我也就這樣大致上很順暢的分享我原本設定要講的內容。

Image may contain: one or more people, people sitting, screen, office and indoor分享結束後,有位老師私下跑來問我,她說,她很想用這些東西,可是要把這些題目建置完成,她不會,沒辦法開始,怎麼辦呢?這的確是許多老師的問題,一般我們在做這樣的分享時,大多是讓老師們體驗平板教學可以怎麼應用、哪些APP有哪些功能之類的主題,至於需要編輯的部分(如即時反饋系統的題目建置、有些app需要班級成員的名單鍵入),就是自行回家研究這個APP該怎麼用了,頗有「師父領進門,修行在個人」之姿。我都是看到一個新APP後、想了解它,就先自己摸摸看,真不行就到youtube找教學影片,大多是英文介面,還好我的英文還行,影片大多也介紹的很清楚。

不過對於想下手,但用電腦製作教材並沒有這麼熟悉的一些老師而言,可就是難度頗高了,我自己在校內的行動社群內也常碰到這個問題(這時我都說來找我,我們來研究一下),但我面對這個老師的問題,我只能說請她去找校內看看有沒有在使用的老師請教,或者留意相關的針對某個APP所開的編輯課程……

所以在行動教學路上,「一群人走的遠」這句話肯定是沒錯的,像種子教師群中有這麼多高手可以隨時請益,還有Sango老師總能解決一堆疑難雜症,真的是很大的支持動力唷!
最後最後,超感謝舒棻組長的邀約,給馨誼這個成長的機會唷!

簡報連結:https://goo.gl/mnqAYt
Image may contain: one or more people, people sitting and indoor

Image may contain: 1 person, sitting and indoor

2018年3月29日 星期四

歷史公開觀課

過完了一個禮拜,想想還是得把我自己在3月21日的公開課說一說吧!

這一次準備了一個不同的範圍~歷史,日治時期的後藤新平,這樣的一個歷史關鍵人物,對台灣的影響又很大,又有其爭議性,如何教給學生呢?所以備課成為一個很漫長的過程。教案其實完成的很快,慢的是那一篇1000字的閱讀文本,改寫得很痛苦!如果有興趣,再給我私訊吧! 
卡在這個活動的主題是:臺北市107年度行動學習 智慧教學Go Go Go 科技融入教學暨社會輔導團公開授課,我的重點雖是放在#行動學習智慧教學Go Go Go 科技融入教學,所以APP的選擇,想是「越多越好」(當然還是得適合),所以這次用了主要的教學app是用「#nearpod」目的是讓學生回應問題,且可以立即分享給其他同學,「#PaGamO」用在評量,而「Chwazi」和「迪賽腦」是為了維持學習的趣味性,最早使用的「#Whiteboard」老實說是作秀用的,哈哈!

但身為 #社會輔導團員,社會領域的教學也不能放棄,所以在設計理念上從 #閱讀理解著手,而歷史教學希望透過文本閱讀給予學生理解「歷史的因果」與「史家的詮釋」,這是一個有趣的嘗試。
這次就先不說九年一貫能力指標與12年國教的社會領綱了,直接從學習目標定來說了: 
  • 認知:了解日治時期後藤新平在臺灣推行的重要政策及其對臺灣的影響。
  • 技能:能從文本閱讀中標示重點,並找出事件或政策的可能因果關係。
  • 態度:培養自我思考、價值判斷與團隊合作討論的素養。
所以在設計理念上有二個想法:
  1. 運用改寫的文本,增加學生對後藤新平在臺八年治理臺灣「糖飴與鞭」政策的了解,並理解其殖民政策,但也是推動臺灣邁向現代化的重要推手。
  2. 藉後藤新平的改寫文本,訓練學生的劃記重點能力,對歷史事件的因果關係的推論能力與詮釋整合能力。

整個教學活動的設計有五個
  1. 【張貼學習目標】:使用的「#Whiteboard」讓學生朗讀朗讀今日之學習目標。
  2. 【臺灣賣不賣?】:用「youtube」共同觀賞臺灣吧 第0集『賣臺?後藤桑の如意算盤 』,開始使用「#nearpod」進行提問、分組討論與回應。
  3. 【文本閱讀與思考討論】日本治臺影響第一人~後藤新平,繼續使用「#nearpod」進行提問、個別回答或分組討論與回應。在個別回答時,使用「迪賽腦」選人,分組回答需有人代表時則用「Chwazi」,兩者頗有吸引學生專注力的效果。
  4. 統整歸納:使用「#nearpod」的簡報提示效果。
  5. 【#PaGamO】作業任務提醒學生在下課前或一星期內完成PaGamO App 或網頁版-2-2後藤新平任務(10題選擇題)。
開心又挑戰自己,看到孩子們跟我樂於提早上課,又不願下課,這是一堂有意義又有成就感的課堂風景。


2018年3月18日 星期日

雜學校之 『課本外的音樂課』

大家都認真的 po 文談課程,我最近是瘋狂的在想怎麼打game,
全球瘋狂迷coding ,政府撒錢推coding,教育部將coding納入課綱,
跳脫政策面的紛紛擾擾,姑且不管哪種載具哪家程式,
我相信透過教案與活動的設計,的確可以讓孩子在coding的過程中訓練邏輯思考及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,最重要的是依照孩子自己的能力進行學習,從幼兒到成人,一樣可以專注學習玩得開心玩出創造力。

切換語言介面,用英文來學coding 不也是一種學習與成長;
用方塊設計路線,方向、速度加上秒數,在無形中應用孩子的數理能力解決問題;
找出最佳路線,模擬各種路況,創造屬於自己的一條道路;運轉程式碼,讓球進入羅馬競技場,贏得勝利。相信透過老師們的巧心設計,coding不單只是程式設計,也可以是一種很棒的跨領域課程。
Image may contain: 1 person, sitting

Image may contain: 2 people, outdoor

Image may contain: 2 people, outdoor

Image may contain: 3 people, people sitting and table

2018年3月9日 星期五

iPad科學應用:璀璨的星空

國小的自然課,除了透過探索以建構科學知識,也透過實驗來培養科學技能,因此hands-on到minds-on經常是課堂上的運思過程。但是對於微觀、巨觀世界,難以觸及的領域,科技這時就能幫助孩子不強記死背,提昇教師教學效能。

五下「璀璨的星空」單元
教學目標著重星座盤的使用,以及利用描圖紙描繪星座的移動,了解星星的運行,這部分是不可或缺的,因此在三節課程結束後,才是是數位軟體的展示與教學。

一開始在學生進教室前就關燈搞神秘,學生一進門馬上能看到stellarium的星空投影,透過桌機操作介紹,了解stellarium的功能,看老師操作,無法滿足小朋友想自己玩玩看的慾望,這時就是ipad上場的時候了。

打開「Sky Guide」,將北極星定位在螢幕前方,以1000x速度播放,可看到星星以北極星為中心由東向西運行,以10000x、30000倍速度播放,還可以看到星軌,再加快,以10天/秒的速度,可以看到不同日期、同一時間的星星位置變化,甚至適時停下來,可以指認各個季節的大三角、四邊形,用北斗七星及仙后座找北極星都能辦到,操作一遍之後等於涵蓋了本單元大部分的學習目標。

這次為了讓學生能走出校園也能簡單觀星,把握學校日的機會向家長們推薦使用這樣的星星app,期望能達到親子共學共玩的目的,而星星app大多大同小異,學會Sky Guide,相信在使用它款的app時要學習遷移是很容易的。

Image may contain: one or more people
Image may contain: one or more people, phone and screen
Image may contain: one or more people, phone and closeup



2018年3月7日 星期三

Nearpod跨領域學習

Nearpod 在這二年很受觀迎,不過,這陣子我愛上的是它的「科學」課程!! 尤其是Nearpod 最近和好幾個知名網站 (例如Education 和ReadWorks) 合作,結合網站內容做成投影片內容。說是「投影片」太簡略,它其實比投影片更豐富,因為它結合了Nearpod本身的功能:
  1. 主題開始前 提供題目來測試學習者的「先備知識」
  2. 提供Quiz來幫助學習者掌握每段的學習內容
  3. 提供影片和網頁補充主題
  4. 每個主題都會清楚標示學習目標
Nearpod的投影片 是自學「科學」或跨學科很好的補充資源。有些是免費,有些需付費才能下載,但即使是付費版本也可以觀看。課程從幼兒到12年級都有。
話又講回來,我也在Nearpod裡買了很多「歷史」和「英文」科的投影片做自製教學投影片的參考;花少少的錢買好的作品也是對教育工作者的支持 
最後我的心得是:好的平台也要有好的內容。常看到很多用工程師思維做出來的產品或平台,看起來很有趣,但欠缺好內容或附加價值就難長期吸引人。
No photo description available.




文章出處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groups/980936641963041/permalink/1720752331314798/